本報10月31日訊(記者 王立冰通訊員 朱振 韓天鵬)惠民利民,市中再出重量級舉措!今天上午,市中區召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媒體見面會,宣佈再集中推出16項惠民政策措施,涵蓋居民生活各個方面。這些惠民政策合計總投入約21969.6萬元,其中新增區級投入約18147.3萬元。區長王勤光表示,這些舉措的推出是為了進一步回應群眾關切,體現教育實踐活動成果,讓群眾得到更多實惠。
  這16項民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一、重度殘疾人政府補貼項目。
  ①重度殘疾人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政府代繳費補貼,每人每年繳費由市級標準100元提高到300元;②重度殘疾人的重殘補貼,每人每月補貼由市級標準100元提高到150元;③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執行市級規定標準每人每月補貼60元;④建設約3700平方米的區級殘疾人庇護所1處,為殘疾人提供集托養、康復、培訓、娛樂於一體的服務;⑤貧困精神殘疾人治療補貼項目,藥物治療由市級規定標準每人每年補貼600元提高到900元;住院治療人員給予每人一次性4000元的住院治療補貼。
  二、80周歲以上無固定收入老年人高齡津貼項目。
  80-89周歲無固定收入老年人每人每月100元,90周歲以上執行上級政策,其中,90-99周歲每人每月100元、100周歲以上每人每月400元。
  三、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救助項目。
  對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人員和經區政府批准的生活特別困難的其他人員,①經現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居民大病保險和城鄉醫療救助相關醫療費用報銷後,個人負擔合規醫療費用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區級給予40%救助,10萬元以上的區級給予50%救助(從區醫院就醫的給予上調15%比例救助,即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給予55%救助,10萬元以上的給予65%救助),年度每人最高給予20萬元醫療補償。②城鄉低保、特困供養人員每人每年給予200元門診醫療卡。
  四、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項目。
  區政府每年新增投入資金200萬元(連續三年),專項用於建立扶持民辦和公建養老機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的建設補貼和運營補貼制度,實施轄區困難老人政府購買養老服務補貼政策,完善提升區級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建設。
  五、推進“三免一送工程”及教師查體補助項目。
  對農村(含城郊)學校、城鄉低保及特困家庭學生,①免校服費,小學校服80元/套、中學校服100元/套; ②免書本費,課本費小學一至二年級65元、三至六年級分別為95元、110元、100元、80元;中學三個年級分別為205元、180元、135元。作業本費小學一至二年級為15元、三至六年級20元;中學三個年級為65元; ③免素質教育基地實踐活動,六年級180元/生、初一學生190元/生;④贈送學生安全保險,每年80元/生。教師查體補助項目,按照人均400元標準執行。
  六、村(居)建設及群眾工作專項經費項目。
  在全區106個社區、77個村中,城市社區、貧困村保障標準維持不變,按每年20萬元、10萬元的標準,村改社區保障標準由原5萬元提升為每年10萬元。剩餘62個村,按照人口數量,區分大村(21個)、中村(23個)、小村(18個),分別按照每年10萬元、8萬元、6萬元標準撥付。
  七、村“兩委”成員薪酬補貼項目。
  6個城郊街道的農村以及在民政部門保障範圍之外的村改居共92個,村“兩委”成員共636人。①基本報酬方面:書記、主任按照每人每月800元的標準撥付,每年需要115.2萬元;“兩委”委員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標準撥付,每年需要309.6萬元,共計424.8萬元。②績效報酬方面:書記、主任按照每人每季發放1500元(全年6000元)的標準測算,每年需要72萬元;“兩委”委員按照每人每季發放750元(全年3000元)的標準測算,每年需要154.8萬元,共計226.8萬元。此項政策待村兩委換屆選舉完成後擇機實施。
  八、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逐步實現城鄉統籌一體化項目。
  農村低保,由市級標準每人每年30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4000元。
  九、惠民殯葬補助項目。
  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指原村民),參照市級“五免一送”項目,即免火化費、告別費、遺體接運費、消毒費、一年骨灰寄存費、送骨灰盒,摺合費用每人1000元。
  十、城鄉環衛一體化項目。
  建立村居村間道路保潔、垃圾收集轉運、公廁管護的設施設備投入、運營經費統籌和常態化監督機制,以全面構建區、街、村三級聯動的城鄉環衛一體化管理體系,促進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十一、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項目。
  通過構建“區醫院─鄉鎮衛生院─中心衛生室─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四級網絡,實現行政村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轄區居民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公共衛生和遠程會診的全民醫療管理,使轄區患者享受到檢查結果互認、雙向轉診的便捷診療服務,促進信息化醫療衛生資源整合。
  十二、文化體育便民服務體系項目。
  加強社區(村)文體活動中心(站)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社區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和農家書屋服務功能,鼓勵扶持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和體育健身廣場建設等文化體育惠民項目。經區政府批准設置,且嚴格按照便民市場標準規範提升的便民市場,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
  十三、市政道路建設及園林綠化項目。
  重點投向市政道路、農村路網和城區綠化美化等工程建設。
  十四、鄉村扶貧解困項目。
  專項用於貧困村的水電、路網、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設施和人居環境整治,對貧困戶的救助、養老、安居、就業的扶持補助,幫助貧困村、貧困戶解困致富。
  十五、失獨家庭和獨生子女傷殘家庭補助項目。
  ①獨生子女死亡家庭夫妻特別扶助金由市級標準每人每月4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600元。②獨生子女傷殘家庭(三級以上傷殘)夫妻特別扶助金由市級標準城鎮每人每月270元,農村每人每月150元,實現城鄉統籌,統一調整為每人每月270元。
  十六、促進就業創業工作項目。
  ①大學生臨時性就業崗位: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從今年起,連續三年,每年安排100個崗位,每人每月2500元(含五險)。②大學生就業見習補貼:具有市中區戶籍的派遣期內(4年,師範類2年)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按同期濟南市最低工資標準享受就業見習補貼。每人享受一次,最長期限1年(市裡為半年),費用由區財政和見習基地各按50%比例承擔。③就業困難人員公益性崗位:具有市中區城鎮戶口(或市中區失地農民)、在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就業能力和就業願望,已進行失業登記並經就業部門認定的“4050”人員,其社會保險補貼和崗位補貼,在市級標準每人每月1937元的基礎上,區級再給予每人每月500元的崗位獎勵補貼。④高質量穩定就業培訓補貼:範圍:經市人社部門認定的培訓機構,對“具有市中區戶籍、勞動年齡內、有就業需求的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失地農民、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殘疾人員及在市中區申領居住證3年以上的外來務工人員”進行培訓後,以上人員在半年內被用人單位錄用,並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繳納五險半年以上,區政府給予培訓機構高質量穩定就業培訓補貼,每人一次性補貼800元。⑤建立創業學院及創業孵化基地:對全區具有創業意願的人員及應屆高校畢業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創業培訓和項目孵化。  (原標題:市中集中推出16項惠民政策措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m24hmtov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